妇产科2011年十大重要进展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妇产科网     点击:      时间:2012/3/15 9:26:38
一、 妊娠期糖尿病修订诊断标准:根据HAPO(高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25000例孕妇临床资料研究的结果,2011年1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提出了新的标准,如果妊娠期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6.5%,或随机血糖>11.1mmol/L且有症状,考虑为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对除外孕前糖尿病的孕妇建议24-28周进行75g葡萄糖OGTT试验,采用空腹5.1mmol/L;1h 10.0mmol/L;2h 8.5mmol/L,任意一点血糖值异常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在2011年7月刊发布了本研究的结果,并更新成为国内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1
     二、 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产前诊断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单位可以开展产前诊断。现阶段中孕期二联筛查是国内主要推广的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方案,在未来采用早孕期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区厚度(NT)的方法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除了传统的有创羊水穿刺染色体培养外,针对常见的非整倍体异常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荧光定量PCR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通过母体血液无创检测胎儿染色体或者遗传学上的缺陷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得到了商业化的应用,在今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了从母体血液中检测到了胎儿染色体微小缺失的新技术。2
     三、 宫颈癌宫颈细胞筛查方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2011年12月总结了美国妇产科学院、美国癌症学会、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有关于宫颈癌细胞学筛查的方案的文献,对宫颈癌筛查的规范提出了以下建议:① 建议从21岁开始宫颈刮片筛查;② 30岁之前没有必要进行HPV检查;③ 30岁以后建议采用宫颈细胞学和HPV联合筛查的方案,间隔可以为每2-3年进行一次;④ 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3
     四、己烯雌酚暴露后远期对后代影响:1971年前有数百万女性为预防妊娠并发症在孕期服用了己烯雌酚,对4653例宫内暴露后的女性下一代长期随访研究提示:这些女性发生不孕(33.3% vs 15.5%)、自发流产(50.3% vs 38.6%)、早产(53.3% vs 17.8%)、孕中期流产(16.4% vs 1.7%)、异位妊娠(14.6% vs. 2.9%)、子痫前期(26.4% vs. 13.7%)、死产(8.9% vs. 2.6%)、早绝经(5.1% vs 1.7%)、宫颈癌前病变CIN2以上(6.9% vs 3.4%)、40岁以上罹患乳腺癌(3.9% vs 2.2%)的几率均较对照组要有明显的增加,此项研究揭示了宫内环境对子代的远期影响。4
     五、孕期进行脑脊膜膨出修复手术效果较产后更佳:一项针对脑脊膜膨出修复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在2011年发布了研究的结果,在孕期26周前行宫内手术,和产后进行修复比较起来,新生儿在30个月的时候需要脑脊液分流手术的机会要低得多(68% vs 98%),由于研究两组之间差异明显,研究提前终止,但是产前修补者发生早产和子宫裂开的可能性。此项研究将为制订脑脊膜膨出胎儿的手术的时机提供了很好的研究依据。5
     六、 美国FDA对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手术使用网片发出警告:FDA是采用器械不良反应注册的数据库调查2005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之间的数据,数据显示在此期间共发生了3979例损伤、死亡和失效,其中7例是死亡病例。为此在2011年7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针对在盆底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手术中使用网片发出警告,该警告称:采用经阴道网片修补盆腔器官脱垂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并不罕见,对于POP采用经阴道网片修补手术的效果并没有显示出比传统的手术更有效。因此,FDA将继续通过不良事件报告、流行病学调查、与专业学会的合作以及产品上市后的调查来进一步了解网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警告有可能会在未来数年内影响到业界对于盆底脱垂手术方式的选择。
     七、接受体外受精的女性15年后卵巢恶性肿瘤风险加倍:2011年10月26日出版的《人类生殖》杂志发表的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表明,接受体外受精(IVF)治疗的女性15年后的卵巢恶性肿瘤风险是未接受IVF治疗者的2倍,但15年内浸润性卵巢癌风险未见显著增加。Leeuwen等对1983-1995年期间接受IVF治疗的9,146例女性与6,006例患有不育疾病但未行IVF治疗的女性进行卵巢恶性肿瘤风险随访研究,并与普通人群发病率进行比较。中位随访时间15年,结果显示61例IVF治疗组女性检出卵巢恶性肿瘤,其中近半数为交界性肿瘤,而在50岁以下普通女性中该比例为15%~30%。校正年龄、产次以及不孕原因等潜在混淆因素后,IVF治疗组交界性卵巢肿瘤风险著高于低生育对照组(HR,4.23),所有卵巢恶性肿瘤总体风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HR,2.14)。与对照组相比,IVF治疗组浸润性卵巢癌风险未见显著增加(HR,1.51),但与普通人群相比,IVF治疗15年后浸润性卵巢癌风险显著增加,标准化发病比(SIR)为3.54。本项研究在一个方面揭示了IVF对于远期罹患肿瘤的影响,由此在IVF咨询时候应有此方面的告知。6
     八、贝伐珠单抗可显著改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PFS : 在2011年女性癌症年会上,美国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Aghajanian报告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OCEANS试验)证明了贝伐珠单抗在复发性卵巢癌中的疗效,联合化疗可降低52%的疾病进展风险。OCEANS研究入组484例复发性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或输卵管癌患者,分别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吉西他滨或安慰剂联合相同化疗方案,化疗完成后继续给予贝伐珠单抗或安慰剂直至疾病进展。主要研究终点为PFS。结果显示,中位随访24个月,联合贝伐珠单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显著长于单纯化疗组(12.4个月 vs. 8.4个月,HR=0.484,P<0.0001),缓解率显著较高(78.5% vs. 57.4%,P<0.0001),缓解持续时间显著较长(10.4个月 vs. 7.4个月),OS较长(35.5个月 vs. 29.9个月,HR=0.751,95%CI 0.537~1.052,P=0.094)。安全性数据与以往贝伐珠单抗研究一致,未出现胃肠道穿孔。7
     九、流产后立即置入IUD优于延迟置入:孕早期引产或自发流产后立即置入宫内节育器(IUD)而不是在以后随访时再进行,可降低6个月内意外妊娠的几率,且不会增加IUD排出、盆腔感染或子宫穿孔等并发症风险。研究者称立即置入组患者100%接受IUD置入,而延迟置入组仅有79%的患者置入了IUD,原因为其余29%的妇女未接受计划中的随访。随访期间,立即置入组无1例发生妊娠,而延迟置入组发生5例妊娠。所有5例妊娠均发生于未使用IUD的妇女。因此更推荐在流产后即可放置IUD。8
     十、郎景和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继林巧稚、宋鸿钊后,妇产科业界出现第3位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郎景和教授在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院士在医学科普、卵巢癌淋巴转移研究、卵巢癌发病和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